精英人设“翻车”,观众到底要看什么?
直播吧10月01日讯中网男单半决赛第一场,阿尔卡拉斯2-0战胜梅德韦杰夫,率先闯进决赛。2盘的比分为:7-5、6-3稍后19点将进行下一场半决赛,中国选手布云朝克特将对阵世界第一辛纳,胜者将与阿尔卡拉斯会师中网男单决赛。
作者|小冬
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
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从热播电视剧《凡人歌》到《心动的信号7》,最近关于“二本”的讨论属实有些超标。并且在社交网络的语境里,“二本”群体代表了平凡的大多数。
与之对应的是越来越多的观众注意到,从影视剧里的男女主角到素人综艺里的男女嘉宾似乎都有着相似的精英人设。而在观众们的注视下,这些看似完美的精英人设,又不免接连崩塌。
虽说审美趋同的社会背景下,在文娱行业被推上C位的顶流们难免有些相似,但是雷同的人设和无一幸免于“翻车”的结局,不免令人疑惑:满屏的精英人设从何而来?他们又为何翻车?观众们到底要看什么?
而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一场关于内容选择权的争夺。
为何满屏精英人设?
影视剧中的精英人设其实由来已久。早在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诞生之初,艺术家们就通过对完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自己对美感的理解,同时表达自身对完美主义的追求。
例如米开朗基罗通过对男性健壮肌肉的刻画,来表现完美、充满力量的英雄气魄。唐代画家吴道子,则以流畅的线条描绘人物衣带,形成了一种被风吹拂的视觉特点,仿佛神仙驾临。
在文学领域,民间神话和小说中也不乏神仙、英雄等符号化的完美角色。而影视剧作为视觉化的文学内容,自然也在文艺创作的过程中,被赋予了编剧、导演眼中的完美形象。
此外,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出发,精英人设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2017年,《我的前半生》以女主角罗子君的离婚为开端,聚焦都市女性在感情和职场的人生蜕变,讲述了一个依赖丈夫的家庭主妇,如何成为 自主的职业女性的故事。
这种剧情设定不仅令观众们耳目一新,还对职业 女性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且剧中还涉及婚内出轨、小三上位、职场竞争等社会热点话题,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此后的几年里,现实主义题材在国产剧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各种聚焦都市情感和职场的现代剧接连成为市场大爆款。
包括2020年的《三十而已》、2021年的《理想之城》,以及2022年《风吹半夏》和2023年《装腔启示录》,均以都市生活为背景,探讨都市女性的职场成长和情感生活状态。
为了匹配故事后期 女性的角色设定,都市题材剧中的主角职业也变得精英化,从医生、律师、翻译官到高级白领、企业高管,几乎覆盖了所有中产收入职业。
与此同时,“精英人设”同样在屏幕外开始延伸。
“学霸”“老干部”“富二代”取代了单调乏味的帅和美,成为更多用来描述明星公众形象的关键词。粉丝们喜欢偶像的原因,也从唱歌好听、会演戏、颜值高等反映业务能力的评价,转变成了“努力且优秀”“情商高”“事业心强、肯上进”“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
伴随着明星人设的泛滥,公众在评价明星基于本职工作而完成的各种作品时,往往被给予了一个前置评价条件,仿佛歌手唱歌、演员演戏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从事的就是这份职业,而是“富二代追求演员梦想”“带领华语乐坛走向世界”。
在如此高尚的就业动机下,明星们的身上被各种耀眼的精英光环包裹,任何负面评价都变得无法容忍,仿佛他们不仅仅是顶流,还应当接受所有人的顶礼膜拜。由此,精英人设成为了吸引观众的内容制作方法,也成为“巨C”们攫取流量的常规手段。
精英为何集体翻车?
所谓真金不怕火炼,但精英人设却难免翻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精英人设本就是被制造出来的,因此与现实之间存在明显 。由此反映到影视剧中,就导致角色、剧情出现了“悬浮感”。
例如近期热播的都市剧《凡人歌》中,主角团成员几乎标配精英人设,企业高管、HR总监、金融白领、北京公务员的职业设定,与剧名中的“凡人”不能说没有关系只能说毫不相关。
暂且不讨论拥有精英人设的角色是否能够诠释凡人的苦恼,《凡人歌》中的几处剧情也与现实严重脱离。殷桃饰演的女主角沈琳生活窘迫,为了生计不得不摆摊卖卤肉。但有眼尖的观众发现,沈琳竟然穿着价值几千块的波司登极寒羽绒服去买菜、卖卤肉。
章若楠所饰演的李晓悦也有着超出凡人标准的服装配置。作为一名刚工作的二本院校毕业生,李晓悦住合租房,逛小集市买便宜的毛衣,却经常穿着千元以上的服装出现在镜头前,明明家境并不好,竟然能够说辞职就辞职,而且辞职后还不着急找工作,说要玩段时间。
这些服装道具上的“失误”以及与真实生活相悖的剧情,对于屏幕前的打工人来说,不仅仅是人设崩塌,更让人有种“看富人拍穷人生活,再赚穷人眼泪”的感觉。
相比之下,《心动的信号7》中海归嘉宾们的精英人设,崩塌得更加干脆。
为了严格贯彻中英文夹杂的海归地道表达(也有可能是被节目组要求),明明可以直说城市的中文名,甚至中文已经在嘴边了,却还要紧急撤回,并且立马改成英文,用Southampton替换南安普顿,用Manchester取代曼彻斯特。
本来观众从一开始就未曾质疑过嘉宾们的海归身份,但这种刻意“strong(死装)”的行为就不免让人怀疑,海外留学经历的真实含金量。
其实从内容制作的角度来看,就很容易理解精英人设为何集体翻车。
首先,影视剧因为要尽可能地照顾到更大范围的观众群体,所以在都市题材背景下,选择大部分人都听说过的职业更为稳妥。另外,“未知”的内容能够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吸引人们持续观看,所以在大众职业之上,选择更高阶的岗位设定就变得更加合理。
但是在确定了精英人设的职业设定后,剧情想要讲述的往往又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矛盾或冲突。比如为收入发愁、在工作中受到排挤,或者是事业发展不顺突遭变故。
再往后,为了推动剧情、制造主角终于成功了的翻转,舍不得主角“用时间换成长”的编剧们,又依靠“天降霸总”的剧情,强行把主角推向事业成功的“正轨”。而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们的确能够对职场遭遇的部分产生共鸣,但“天降霸总”终究只会发生在影视剧里。
现实生活中,面对艰难困苦依旧选择忍耐的打工人,既无法与影视剧里的“爽文”情节感同身受,也喝不下编剧和导演递上的鸡汤。于是,脱离现实的情节都成为击垮精英人设的石头,也一颗颗砸在了职场牛马几近干涸的心田里,没有泛起一丝涟漪。
观众到底要什么?
事实上,精英人设更受市场欢迎的核心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希望从文艺创作中感受美,另一方面是被现实生活挤压的观众们,渴望借助美好的内容体验,达到精神放松和治愈自己的目的。
但是在内容创作者的眼里,市场对于精英人设的正向反馈被解读成了单纯的内容偏好,甚至成为没有根源的内容标准和生产工具。
本应该用接地气的真实故事情节来表现主角成长为精英的过程,但是主角总会莫名其妙地跑去谈恋爱。 代表性的矛盾情节是有着“美强惨”设定的大女主,偏偏是个恋爱脑。这种表面上关注个人成长,实际上却戴着各种面具谈恋爱的剧情,在现实主义题材的职业剧中,展现得尤为明显。
去年备受争议的《以爱为营》讲述了霸道总裁和财经记者的爱情故事,然而除了固化的“霸总设定”,白鹿饰演的财经女记者却鲜有展现出应有的职业素养,比如利用职业之便,通过采访接近男主,又因为意外的肢体接触内心小鹿乱撞,忘记自己要采访的内容。
过于 化的剧情以及离谱的人物设定,甚至被“人民文娱”公开点评:“为了某种甜,硬写某种苦,到最后都是 。”而针对影视作品中,职场描写被观众诟病脱离实际的现象,“人民文娱”直言本质原因仍是创作者对行业、对现实、对生活的观察不够、研究不够。
其实观众对于精英人设的偏好已经发生变化,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来自工作、生活的压力迫使越来越多的人,更容易关注到苦难的部分,对无脑励志和偏离现实的人设、剧情充满警惕。
徐峥导演的电影《逆行人生》中,程序员高志垒中年失业选择当外卖员,最终不但实现了高收入,还找到了新的生活意义和价值。然而,现实生活中外卖员要想得到高收入,往往要付出更多艰辛。
今年9月,浙江杭州的55岁外卖“单王”接完单后躺在电动车上睡觉,被人发现时已经猝死。事后据媒体报道,这名外卖员“有的时候晚上跑单到凌晨3点多,早上6点又起来接单,经常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困了就在电动车上睡觉,一有单就又去跑。”
与新闻报道相比,电影《逆行人生》显然降低了现实生活中外卖工作的难度。不仅如此,在围绕剧情的讨论中,还有不少观众指出电影对外卖员群体真实生活状态的表现存在美化的嫌疑,选择性地表现了送餐超时被客户刁难等细节,而对于外卖员普遍缺乏社会保险等现实问题避重就轻。
从《逆行人生》遭受的争议中已经可以看出,观众们对内容的偏好已经上升到了新的维度。精英人设固然可以引起观众的好奇,但是真实比精英更重要,即便是有缺陷的“精英”也比死装的假人设更容易被认可。
退回到内容市场的商业逻辑,影视剧、综艺中出现的所谓精英,都不过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是内容创作者为了谋求市场价值,主动迎合大众的价值取向、文化品位的结果。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海归们紧急撤回中文表述改用英文地名的综艺片段,是经过节目组剪辑后的内容。换言之,节目嘉宾在公众眼中的形象,离不开节目组的深度参与,而观众看到的嘉宾形象就一定是真实人设吗?
事实是,大众的内容消费偏好也在影响内容市场的制作趋势。而如今正在发生的精英人设的崩塌,恰恰是广大观众给予市场的警告。观众们想看的内容有很多,但比起有什么可以看,决定可以看什么的话语权更重要。